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
 
 
 
 
 
分類選單
TTIA10周年專刊電子書

TTIA 社群平台
電子報/友會
新訊公告
瀏覽人次統計
當日人次:3385
累計人次:50423339

《轉貼文章》 (CHINA) 炙手可熱的物聯網:智慧戰場

2013年04月02日09:30:03
來源:浙江日報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uto-ID實驗室1999年在美國召開的移動計算機和網絡國際會議上提出來的。它的英文名稱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意為“物物相聯的互聯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設備,如射頻識別(FR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智能網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踪、監控和管理。

  物聯網概念這幾年可謂是炙手可熱,物聯網的重要性越來越無法忽視。如果說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已經改變了一個時代——機械化時代,那麼以物聯網、雲計算為核心的新技術群最終將會建立一個以智能化為標誌的信息時代。在真正的戰場上,物聯網更是被稱作是“一座未探明儲量的金礦”而受到世界幾大強國的高度重視,因為它能夠有力拓展未來作戰的時域、空域和頻域,並推動戰爭形態、作戰理論及作戰樣式的一系列革命。

  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龐大、協調關係複雜,武器裝備系統研發週期長,質量和成本難以控制。《國防科技》雜誌批露美軍的F-22“猛禽”戰鬥機,從研製到正式服役耗時20多年,單架飛機採購費用超過2億美元,使用期的編修保養費用也十分昂貴。雖然這是架極其先進的戰機,卻由於系統缺陷,難以保證安全性而停飛,美國國防部也暫停了對F-22的採購項目。各國軍事專家把這件事視為“生產關係”落後於“生產力”的發展的一個範例。據《解放軍報》登載的通信指揮學院通信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孟寶宏的一篇訪談,他提到,1999年科索沃戰爭,南聯盟空軍副司令親自駕機升空,力圖以其高超的空戰技能和豐富經驗與北約空軍展開空中格鬥,但遺憾的是很快就被北約空軍擊落,那一刻信息編織的“從傳感器直達射手”的無縫鏈接體系,宣告了機械化戰爭單打獨鬥作戰樣式的終結。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對“生產關係”進行的一場革命性的顛覆。物聯網讓物體能“看見”、可“交流”、會“思考”、聽“指揮”,使得沉默的物體也好像擁有了智慧。通過對物聯網核心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的開發,讓普通、低成本的物體也能獲取戰場有用信息,並通過網絡實時傳送。如美軍開發的“智能微塵”,體積只有沙粒大小,但具備了從信息收集、處理到發送的全部功能。

  這將使偵察情報領域產生顯著的變化:一是能有效避免偵察盲區,實現戰場“無縫隙”感知。開發眾多廉價的傳感器,戰時大規模部署在戰場,就能對目標區域人員、裝備及物資的流動情況一清二楚。二是實現了存在即被感知,感知即被定位的路徑。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足以把全球所有物品均納入網絡之中,各種物體都能實現在互聯網上的存在、感知、理解環 ​​境並做出響應。戰時,處於網絡節點上的任一傳感器,均可與設在衛星、飛機上的各種偵察監視系統相連接,從而獲取其本身不具備的對目標的空間定位能力,實現對目標由感知即被定位的飛躍。

  軍事物聯網在現代戰場上的應用,已經初步顯示了它巨大的軍事潛能和超強的作戰功效,可以預見,我們將迎來一個智慧戰場的時代——

  散佈在戰場上的自動地面傳感器,可與設在衛星、飛機、艦艇上的所有傳感器有機融合,形成全方位、全頻譜、全時域的多維偵察監視預警體系,真正實現感知戰場每個角落。未來的戰場將更透明,行動更智慧,保障更精確,管控更安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具有信息獲取和信息處理能力的全自主智能作戰機器人將從科幻電影中步入現實。這些機器人作為物聯網上的一個節點,可代替作戰人員鑽洞穴、爬高牆、潛入作戰區,快速捕捉戰場上的目標,測定火力點的位置,保證實施精確打擊。甚至有專家預測,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戰爭時代已經不太遙遠。也許,在未來戰場上,機器人數量將超過士兵的數量。

  
轉貼來源:
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4/02/c_132278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