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
 
 
 
 
 
分類選單
TTIA10周年專刊電子書

TTIA 社群平台
電子報/友會
新訊公告
瀏覽人次統計
當日人次:9793
累計人次:49033905

《轉貼文章》 (CHINA) 上海汽車:體系制勝

北京新浪網 (2012-10-26 22:28)

剛度過六歲生日的上海汽車傳來消息,衹需再等不到一個月,上汽集團第一款榮威品牌純電動車E50就將正式登陸國內市場,雖然今年銷售目標衹有200輛,但在上海汽車的歷史上,這被認為是榮威品牌已經度過了品牌初創期,開始朝著“提升產品競爭力”,以及“儲備未來技術競爭力”的第二階段進發的標誌。

  作為上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板塊,上海汽車在過去6年間的發展模式被公認為中國主流汽車集團的自主樣板。2006年10月12日,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的“榮威(ROEWE)”品牌的誕生重新開啟了上汽集團的自主品牌歷程。而在此之後的2007年12月,“上南合作”的成功又揭開了上海汽車自主品牌的新帷幕,原南汽集團英倫品牌MG被收歸上汽旗下。自此,榮威與MG成為上海汽車兩大核心產品,上汽自主品牌進軍不同消費市場的戰略布局由此形成。

  從2007年上汽第一款自主品牌車型榮威750上市到2012年全新榮威950誕生,上汽自主品牌在五年多的時間內實現了復合增長率達到59.3%的業績,遠高於整體乘用車市場21.2%的增速,更是其他自主品牌增速的3倍多。在上汽集團的財報中,作為自主品牌的榮威和MG品牌已經成為上汽集團的重要新生增長極。

  背靠資本雄厚和國際化運營經驗豐富的上汽集團,上海汽車在中國車市的微增長時代迎來了自己的2.0時代,如何將集成創新的全球思路延展下去,如何在“科技價值”之上推升出更高“本土品牌價值”。這是上海汽車自主品牌所有問題和答案的最終指向。

  開啟2.0時代

  以榮威950作為第二階段的開篇陳詞,在上海汽車的高層看來,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總結與過渡。既完成了覆蓋各級細分市場的產品布局,也為下一階段定下了新的技術基調。

  “堅持自主創新,走國際化路線”是上海汽車最基本的品牌理念,這在2007年榮威第一款車型750上市時,已經非常明晰地展現在公眾面前,也是上海汽車的第一個六年里的主線。

  在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陳志鑫的思想里,“上海汽車所有的自主品牌在產品和技術上不進行簡單的模仿,而是逐漸在學習中堅持創新,並最終為我所用。”

  於是,在第一款榮威車型750的身上,就展現出了上汽一直推崇的“世界為我所用”的理念。在各類優勢資源的整合下,榮威750上市之後,憑借一系列極富創新意識的市場開拓措施,上市僅四個月就取得了銷量過萬的好成績。

  在陳志鑫為上汽自主品牌量身定制的三段化發展理論中,通過“學習、借鑑”合資品牌,基本完成了產品線布局(產品線包括A0級、A級和B級),上汽用6年的時間走完了產品普及期。在這一時期,榮威品牌的知名度得到開創,走上了屬於自己的國際化路線。而在2012年,上汽自主品牌邁入了被媒體普遍稱作的2.0時代,也就是陳志鑫所提出的“以質量提升品牌美譽度”的階段。

  今年4月11日,榮威950正式上市。作為上海汽車獨立開發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完全自主創新的B+級別中高級轎車,榮威950也成為2.0時代上汽自主品牌的第一款旗艦產品。而在這款車身長度達到4995毫米的“部長車”上,業界也意識到了上汽在自主品牌技術轉型期內開發另一條路線的努力和轉變的端倪。

  而當“TGI智能缸內直噴發動機”、“CONTI GEAR 6速絲柔手自一體變速箱”、“四路多頻CAN-BUS車身集成總線系統”以及“十位一體旗艦級安全系統”這些引領全球汽車核心技術變革趨勢的領先技術都出現到榮威950中時,上汽“集合全球科技資源開發新一代產品的”思路也隨之被領會。而此時,上一代產品的英倫風範氣息已經被“閱盡科技、唯見信仰”的東方文化價值觀所代替。科技與文化,成為上汽希望在自主品牌新一代產品中著重凸顯的底色。

  “上汽在集成創新上的強勢,比任何一家同類型企業表現得都更徹底,也更有自己的想法”。陳志鑫認為,這種“以我為主”式的集成創新思路將在第二代產品期中繼續貫徹,無論是上汽集團內部的資源,還是全球資源,都將成為借鑑創新的基礎。

  大規模的研發投入也將隨之展開。為了符合榮威950“上汽集團Global E全球戰略平台上的旗艦車型,榮威品牌第二代的旗幟”這一定位,上汽在歷時三年的研發中,投入了18億元的研發費用,創下國內車型研發成本的新紀錄。明年,總投資44億元人民幣的技術中心二期建設將正式竣工,將成為中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整車研發中心。

  2012年,上汽共有三款重量級新產品,除了榮威950、MG5外,還有尚未推出的榮威550新款。借助國內自主品牌最完善的研發體系,上海汽車在未來的2~3年內還將陸續推出多款第二代產品,實現2.0時代產品的全部更新換代。

  上海汽車方面還透露,預計到2014年,上汽所有的產品技術都將對標跨國品牌產品,所有車型都會搭載缸內直噴發動機以及DCT雙離合自動變速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中國汽車增速放緩的狀況下,上海汽車在1至8月銷售了11.2萬輛,同比增速為11.8%,較乘用車市場整體增速高出2.5個百分點,比自主品牌國內整體增速高出14.6個百分點。

  籌備體系競爭力

  除了在傳統動力車型領域的技術轉型,在新能源領域的實質性突破,將成為上海汽車第二階段的技術主線。

  隨著國內新能源政策的逐漸明朗,國內汽車品牌都開始在這一決定未來汽車業走向的新技術領域高調加碼。倚靠泛亞及上汽豐富的國際研發資源,上汽的新能源研發成果開始正式進入量產狀態。

  按照上汽規划,承載新能源核心技術的純電動和plug-in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於今年進行量產。其中,上汽榮威將在今年11月初推出最高時速120公里的純電動車E50,這款車是此前北京車展上榮威E1概念車的量產版。而在12月份,還將推出一款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加上此前已經推出的750 HYBRID混合動力版,屆時在新能源領域,上汽榮威品牌將共有三款新能源車型。

  上汽集團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動力系統部總監傅振興博士在近期對媒體透露,早在2006年3月,上汽集團就啟動了“上海”牌燃料電池轎車項目。

  至2011年初,上汽集團又批准通過了《上汽集團“十二五”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划》,針對電動車領域內難以攻克的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瓶頸,初步構建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體系,為產業化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礎。“我們將努力避開一些現有的混合動力專利技術,推出上海汽車自有核心技術的汽車。‘十二五’期間,我們的目標是上汽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占有率與傳統車一樣,也能達到20%左右。”對於目標,上海汽車董事長胡茂元曾提出明確以上技術路線及實施辦法。

  根據上汽與上海汽車城新簽署的《新能源汽車示範項目諒解備忘錄》,首批200輛純電榮威E50即將通過上海高瞻新能源車銷售公司,試水私車團購市場。而在上海汽車的第二個計劃中,另一款純電動轎車EP11也在穩步推進。借此,上海汽車將實現中混、插電強混、純電動以及燃料電池的全面產品覆蓋。

  自主品牌的競爭壓力不僅來自產品和市場,同樣來自生產技術環節。為此,六年間,上汽自主品牌除了打造一套自主品牌的創新製造體系之外,還充分結合自主品牌的優勢開創了“四化一高”的臨港模式,行之有效後並成功復制到浦口基地。而上海、南京、英國三地協同的自主研發體系,以及國內首家在歐洲市場投放新車的汽車企業的定位,都給上汽自主品牌的未來競爭力增加了多種可能性。

  正是著眼於未來的體系競爭力。2011年8月,上汽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創新型服務品牌“宅捷修”。並在2012年3月和8月,針對“尊榮體驗宅捷修”服務品牌進行了兩次大幅度升級,將服務內容擴增至80項,傾力打造“網點到家”服務平台。據介紹,在推出的一年多時間,“上門服務”已累計服務3000多次,滿意率近100%。


// 轉貼來源: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26/815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