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
 
 
 
 
 
分類選單
TTIA10周年專刊電子書

活動廣告
電子報/友會
新訊公告
瀏覽人次統計
當日人次:7977
累計人次:47591220

《轉貼文章》名家觀點/擁抱雲端 趕緊加強軟實力

【2012.02.29 03:35 am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整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929515.shtml ■于弘鼎 // 「雲端運算」時代來臨,政府近期大力推動,企業也積極布局卡位。但很多人對於雲端運算的本質還不夠了解,雲端運算不是硬體、也不是資料中心,而是新的服務模式,台灣政府和企業必須擺脫硬體掛帥,認清內涵,才能搭對浪潮。 台灣以往擅長於個人電腦(PC)的製造領域,有別於PC將資料的運算、儲存,分散到各終端裝置上進行;「雲端運算」把這些分散的工作重新集中起來,由雲端的大型伺服器和儲存裝置統一處理,再透過網路、虛擬化等技術,與消費者使用的終端裝置連結。 雲端運算並不是單純的硬體革命,而是一套新的服務模式,雲端運算的集中式管理,可以減少企業對運算資源的重覆投資,方便資源運用更有效率。 電腦運算從PC的分散式架構回到雲端的集中式架構,這過程中,衍生出一些新的硬體商機,像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而雲端機房必須處理龐大資料量,也帶動伺服器、儲存裝置的需求增加。 不過,雲端運算最重要的內涵還是軟體、內容和服務。以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的興起為例,這股螞蟻雄兵的力量非常驚人,我們看到在北非、中東等地區,因為民眾大量使用社群媒體,傳播訊息,甚至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政府給顛覆掉。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社群媒體的力量讓民眾化被動為主動,民眾開始擁有主導權,主導商業需求的走向,企業必須要建立新的領導能力,才能及時回應新的市場、客戶、科技等各種挑戰。 台灣的政府、企業積極擁抱雲端,但是不能再只談硬體。政府的經濟施政以「產值」掛帥,以經濟部為例,每年都會表揚對台採購最多的外商,但比的是採購金額的「量」,卻未考慮到利潤、技術等「質」的因素。 為了追求產值,硬體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重點,因為硬體帶來的產值貢獻又大又快。 但這幾年下來,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硬體在科技供應鏈的價值是愈來愈不重要,以致國內科技廠商的利潤愈來愈低,電腦代工業者的毛利率常處於3%、4%,談的都是如何保三保四。 過去台灣產業從製造起家,硬體業的聲音太大,淹沒掉周邊的軟體、服務業等其他發展。 台灣企業天天談「降低成本」,這樣的想法使得企業不容易有更大突破,也沒辦法發現新的藍海。台灣企業經常忽略,成本的投資,其實是為了帶來新的創造、新的價值。 時代正在改變,強化台灣的「軟實力」刻不容緩,而且速度一定要快,因為從中國大陸到韓國,大家都在做,而且速度非常快,台灣必須加緊腳步。 // 轉貼來源: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9295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