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
 
 
 
 
 
分類選單
TTIA10周年專刊電子書

TTIA 社群平台
電子報/友會
新訊公告
瀏覽人次統計
當日人次:14078
累計人次:49105811

《轉貼文章》 (CHINA) 混合動力汽車如何突破

2012年02月24日 14:03:25  來源: 新華汽車// 2月22日下午,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深圳東部華僑城舉辦第三代普銳斯上市活動。國產第三代普銳斯採用了豐田最先進的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實現了低油耗、低排放、低噪音。 有分析認為,第三代普銳斯的上市將對國內混合動力汽車的普及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但也有分析認為,盡管第三代普銳斯價格明顯低于第二代普銳斯,但相對價格仍然偏高。如果沒有政府補貼,要想出現突破,仍然非常困難。 混合動力不算新能源汽車 上市活動結束之後的記者訪談環節,一汽豐田常務副總經理田聰明在回答問題時,一直把普銳斯稱之為新能源汽車。但是按照官方的說法,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車。混合動力汽車並未列進去。目前汽車市場上可見的純電動汽車有比亞迪的e6,日產的聆風,插電式混合動力目前上市銷售的只有比亞迪的F3DM,增程式電動車目前上市銷售的只有美國通用汽車的沃藍達。 按照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的定義,所謂新能源汽車,是能夠替代傳統能源的汽車。上述三種新能源汽車,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和充電有關,而且其初始動力都來源于電力。純電動汽車不用說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日常也主要使用電力驅動,電力用完以後才使用油電混合模式。而增程式電動汽車前64公裏主要採用電力驅動,之後再啟動汽油發電機發電驅動。 雖然重度混合動力汽車節油效果顯著,但是國內只是把其歸之為節能汽車,並不能享受新能源汽車所給予的國家補貼。而沒有補貼,混合動力車與傳統能源汽車相比,並沒有多少優勢。 混合動力國內叫好不買好 普銳斯是豐田汽車研發的世界上首款量產油電混合動力轎車,自1997年誕生後,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250萬輛。應該說,豐田汽車的混合動力技術是成熟的可靠的。然而,普銳斯在國內銷量一直不理想,自2006年普銳斯引入中國生產後,迄今為止,總共只售出4000余輛。而在美國一年的銷量就是十幾萬輛。 有分析認為,之所以普銳斯在國內遭遇冷遇,關鍵還是價格太高。以第二代普銳斯來看,售價達到25萬多,發動機排量只有1.5L。盡管二代普銳斯百公裏綜合工況油耗只有4.7L,但一次性購買比同類車高出十幾萬,消費者很難接受。 同樣原因,混合動力凱美瑞、混合動力思域,銷量也很差。國內自主研發的長安傑勳中度混合動力車,也由于銷量不好而被迫停產。 電動汽車由于成本高,行駛裏程短,盡管國家給予大量補貼,售價仍然偏高。在電動汽車不具備大范圍推廣之前,有分析認為應該推廣技術相對成熟、節油效果顯著的混合動力汽車,中國應該像美國、日本一樣,也補貼混合動力汽車購買者。仍而,目前,業界、政府還沒有就此形成共識。沒有國家補貼,混合動力汽車很難得以推廣。 但業內也有觀點認為,混合動力汽車只是一種過渡產品,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是電動汽車,因此應該跳過混合動力,直接發展電動汽車。 混合動力要突破關鍵在價格 全新第三代普銳斯的油電混合動力係統進行了全面優化,實現了發動機、電動機、蓄電池不見的小型化、輕量化及高效化。第三代普銳斯搭載了一臺1.8L汽油發動機,百公裏綜合工況油耗只有4.3L,相當于普通燃油汽車的一半。在混合動力係統的配合下可以實現最高相當于2.4L汽油發動機的動力。在車輛起步、怠速狀態下,汽油發動機處于關閉狀態,使用純電動模式,有效降低了尾氣排放。 與第二代普銳斯相比,第三代普銳斯技術更先進、節能減排效果更顯著,價格也有了較大幅度下降。標準版只有22.98萬元。 田聰明認為,第三代普銳斯價格很有衝擊力,但他同時認為,影響普銳斯推廣的最大阻力還是價格問題。 第三代普銳斯在美國的零售價是2.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7萬多元。國產普銳斯的關鍵零部件包括蓄電池係統全部要進口,加上進口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等,價格很難降下來。如果國家對節油效果顯著的重度混合動力汽車給予一定的稅費減免或者補貼,那麼普銳斯的售價就有可能降到十七八萬,這樣的話,混合動力汽車一定能夠得到較快發展。 和電動汽車一樣,混合動力汽車初始購車成本要高一些,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節油能省不少錢,還是劃得來的。 另外,除了政府倡導節能減排外,中國的消費者也要不斷提高環保意識,以購買使用油耗低、排放低的汽車為榮,以購買大排量高耗能的汽車為恥。 普銳斯之所以在美國每年能賣出去十幾萬輛,關鍵是許多美國明星帶頭購買使用,還自詡為環保人士。而國內一些明星們則熱衷于大排量高耗能的汽車,炫耀味道十足。看來,明星們也要加快提高環保意識,給自己的粉絲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新華汽車特約評論員 張毅) // 轉貼來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q.xinhuanet.com/2012-02/24/c_111565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