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
 
 
 
 
 
分類選單
TTIA10周年專刊電子書

活動廣告
電子報/友會
新訊公告
瀏覽人次統計
當日人次:4061
累計人次:47587304

《轉貼文章》發展雲端產業 推動硬體製造,還不夠!

作者:吳依恂 -02/13/2012 // 政府在這幾年來努力的推動雲端運算產業,並且大家也都對於來自Google、新上任的政務委員張善政也多所期待。過去曾與政委張善政有過合作機會的VMware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便對於推動雲端運算產業有一番看法。 儘管台灣有許多製造業的優勢及網路通訊設備的資源,然而,仍應該要做差異化的投資,首先必須搞清楚台灣到底要做什麼?另外一方面,台灣市場並不大,因此所能取得的利潤也越來越少,台灣傳統系統整合商也越來越辛苦,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台灣若想發展雲,必須將目前一塊一塊的零散資源,透過政府的整合,協助產業統整。 吸引跨國企業來台 可提供配套措施 台灣優勢除了有很多硬體製造業以外,在地理位置上也有連接多國海底電纜的基礎建設優勢。VMware台灣區總經理陳學智說,但是,目前很多國家的資料中心、亞太總部,都還是設在新加坡。這是因為當地政府有提供很多優惠跟配套措施,台灣必須加強這個部份。例如租稅制度的優惠、亞太區主管的個人所得特別優惠等。台灣政府想推動雲端產業的產值,可是光是推動製造業硬體是很少的部分,要看的應該是「應用」,如果想要吸引外商來台,除了基礎的通訊能力,更也要有配套措施。 此外,各產業對雲端運算的需求都不同。例如高科技製造業想要做硬體的軟體給中小製造業用,但中小製造業,還是要賣硬體。金融業呢?現在的國際交易所之間也都在彼此競爭,國外證卷商多半早已是雲端架構,資訊及時更新可避免匯差,因此可被國際認可,但台灣銀行則是相對保守,雖然可以避免掉一些風險,可是在競爭力上自然也跑得不夠快。其他還有旅遊業、航空、運輸等,例如航空公司可以提供個人化服務。國內電信業可以推出即時查的通話費用,但這背後連接的都是龐大資料庫。 宋家瑜也談到一些可能的配套措施想法,這些軟資源與台灣既有的硬實力結合,才更有可能激盪出火花。 軟硬打包:很多雲端供應商,例如Google、Amazon「造雲」不一定要用名牌Server,所以台灣廠商有機會可以提供一些便宜的硬體,可是並不只是cost down就好,還要提供一定的品質。例如像一些國內的財團法人研究機構是不是有些研發技術可以為硬體加值?例如省電的裝置等。但這塊就可能需要政府補助。 打通路:是不是可以為廠商拓展海外行銷通路?不要讓企業自己很辛苦的花很長時間去開拓國外市場。 鼓勵政策:軟體創新需要人才,但是優秀人才通常不願意只領死薪水,而寧願自己創業,因此政府必須提供良好的獎勵制度,才能吸引人才創造。 雲端商業模式:在雲的世界裡,雲端商業模式會改變,如果硬體提供要很有彈性,隨選所需,台灣廠商願意提供這樣的商業模式嗎?商業模式的建立並非一蹴可幾,準備好了嗎? 集中投資:想好要作什麼,雲端技術的運用有很多領域,在資源有限之下必須集中火力投入。 硬體製造與良好通訊體質或許是台灣的先天優良體質,但仍需要透過後天的軟體人才培養、跨國企業製造環境,才能真正的在雲端運算產業的激烈競爭中,搶得一席之地。 // 轉貼來源: http://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article/article_detail.aspx?tv=11&aid=6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