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
 
 
 
 
 
分類選單
TTIA10周年專刊電子書

TTIA 社群平台
電子報/友會
新訊公告
瀏覽人次統計
當日人次:43225
累計人次:50383183

《轉貼文章》車聯網如何去“庸俗化”?

北京新浪網 (2014-01-03 23:09)

耿慧麗

  車聯網無疑是2013年汽車行業最火的關鍵詞之一。

  不僅對汽車行業虎視眈眈、放言要用互聯網思維對汽車行業進行革命的IT新貴們對此津津樂道,就連被IT新貴們貼上“傳統守舊、反應遲緩、傲慢自大”標籤的汽車企業同樣對車聯網趨之若鶩。用一句車企人士的話來說,現在營銷不提車聯網,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的車是技術的、潮流的。

  尷尬的是,原本“高大上”的車聯網在國內正快速淪為一些企業為自己貼金的口號,不僅概念模糊,行業的生態鏈和商業模式也不清晰。高舉車聯網旗幟的企業,都如盲人摸象般按照自己的理解在描繪車聯網的藍圖。

  在去年8月底舉行的“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上,清華大學汽車系主任李克強發出感慨:“車聯網一詞熱了三、四年了,成立了許多聯盟,眾多企業加入,但大部分企業都不賺錢,照此下去,車聯網再熱兩、三年就發展不下去了。”

  為何會這樣?很多分析探討車聯網發展的文章說得很明白,因為缺乏對用戶有足夠吸引力的產品。而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在“汽車+互聯網”這一需要融合與創新的新領域,參與各方雖然都看重這一領域的前景光明,但都按照原有的行業慣性與思維來行事,以致業界熱火朝天地討論推銷,用戶卻並不感冒。

  國內的IT行業新貴們對車聯網大唱贊歌,認為車聯網將複製IT業在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等領域帶來的顛覆與成功,卻忽略了一個根本的現實,即作為傳統製造業的集大成者,汽車遠比手機、電腦要複雜得多,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更為嚴苛。用戶們能夠忍受手機和電腦的軟體邊測試、邊完善,但在汽車設計的安全領域,鮮有用戶願意以身涉險。

  國內IT業人士更不願意談及的現實是,正如中國汽車行業在全球汽車製造領域處於產業鏈末端一樣,國內IT業同樣如此。在國外IT巨頭積極開展無人駕駛、Mobileye等多項智能汽車技術的探索時,國內IT業並未提出太多激動人心的車聯網技術與概念。倒是有一大堆原本做導航、顯示屏的企業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樣,抓住車聯網的概念往自己身上貼金,搖身一變成為高科技企業。

  對於國內整車企業而言,對於車聯網這一新領域確實瞭解比較粗淺,大多選擇“跟著國際潮流走”,前幾年都認為像Onstar(美國通用汽車的車聯網品牌)那樣在車上裝塊顯示屏就可以,現在則流行把手機上應用廣泛的APP軟體裝到車載顯示屏上,卻忽略了這些技術背後“用戶至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聯網精神,依然按照傳統主機廠的封閉、主導思維來應對車聯網這一新事務,殊不知車聯網的網路基因決定了它的發展將是沒有強勢主導、沒有中心的,惟有開放、多行業融合才能實現突破。

  在車聯網這一新領域,IT行業的理解或許遠比傳統汽車行業要深刻,但力有不逮的國內IT行業,目前只能開發出“花拳繡腿”般的應用,難以拿出真正讓用戶心動的產品,甚至連最基本的車載導航產品都難以讓用戶用起來得心應手。

  正像IT新貴們所指摘的,傳統整車企業把多年來面對零部件配套企業的強勢地位與優越感帶入車聯網領域,以為自己依然可以像傳統製造領域那樣呼風喚雨,結果只能凸顯自己在行業技術變革時的守舊封閉。

  此外,一大批想借車聯網概念炒作、掙錢的短視企業,也讓車聯網在剛剛萌芽時不僅混亂無序,也充斥著炒作過度、說得多做得少的虛胖與泡沫。

  對於車聯網這樣頗具創新性的新生事物,可以預見的前景十分光明,但也應杜絕毫無底線的炒作。在這一領域,唯有真正的創新以及吸引力十足的服務和產品異彩紛呈,才能最終實現車聯網所描繪的高科技汽車時代。

  當然,對所有參與這場競賽的選手來說,只有自覺遵守遊戲規則,以創新能力和產品實力說話,才能真正將車聯網做大,從而得到更豐厚的回報。



轉貼來源:
詳全文 車聯網如何去“庸俗化”?-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103/11506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