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
 
 
 
 
 
分類選單
TTIA10周年專刊電子書

TTIA 社群平台
電子報/友會
新訊公告
瀏覽人次統計
當日人次:71276
累計人次:50411234

《轉貼文章》產業觀測-Google在台大投資 牽動雲端產業契機

工商時報 本報訊 2013年12月31日 01:14

雲端運算被視為全球ICT產業未來10年重點發展方向。看好台灣ICT基礎環境及雲端運算產業優勢,國際大廠紛紛來台設置雲端資料中心,但產業界也出現,雲端運算究竟是台灣產業發展的萬靈丹還是止痛藥的爭議。

童啟晟

Google在2012年於彰濱工業區啟動雲端資料中心的建廠作業,近期舉行啟用典禮,並決定加碼投資,成為Google全球第12大,亞洲最大的雲端資料中心。

不論Google的機房設在哪國,台灣的伺服器代工製造廠能拿到的出貨量,並不會與這件加碼投資案有顯著關聯。Google的管理技術、機房建構,能撐起國內市場及產業鏈中的相關廠商有限,因為Google擁有最重要的軟體技術,機房佈建的其餘基礎設施,Google也自有一套標準。

向Google學習

未來Google仍將是雲端服務的典範,其核心競爭優勢是台灣產業須學習乃至強化布局所在(或許需要5~10年)。至於雲端資料中心屬自動化營運,對於創造就業人口有限。業界也清楚Google選定台灣的原因,無非是為了台灣便宜的水跟電(政府提出優惠)及太平洋光纜中心的地理位置。

至於其他國際大廠是否會跟進?未來當彰濱工業區成為一個雲端資料中心的聚落,相信會帶起一個小生活聚落,但規模應不若竹科園區的等級。

Google也一定會在台灣聘用一些機房規劃跟管理人才,這類人才日後的流動,如果是流向國內的廠商,對於帶起其他企業的高階雲端資料中心建置會有影響。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企業仍然「用不到」如此高檔的資源及設施。

至於雲端產業?台灣企業有誰在培養軟體人才?軟體人才是台灣發展雲端運算遭遇到問題的根本。由於雲端資料中心的建置屬高耗能產業,需要使用大量電力資源,對於人力資本與跨領域整合服務等軟實力提升無太多助益。

雲端運算驅使運算資源(Computing Power)集中至伺服器端的雲端資料中心,帶動伺服器暨儲存設備相關產業成長,除了驅動伺服器與雲端資料中心的產值,更將刺激運算(如多核Multi-core CPU)、儲存、網路的需求,包括記憶體及儲存設備等IC應用。

相關產業也將在虛擬化、綠色節能等風潮的引領,衍生更多整合。另方面,受到使用者使用雲端服務比例增加,各類網路應用服務採用雲端技術比例提高。企業用戶、政府單位及新興雲端應用服務用戶快速增加,直接帶動雲端資料中心的建置。

台灣的ICT製造產業在全球占有優勢,除有堅實的產業鏈和技術優勢,更在雲端資料中心的伺服器、儲存、網路等3大核心硬體設備上,具備自主製造與平價供應能力。

特別是雲端運算之運算集中化效應浮現,使得綠色節能之雲端資料中心成為兵家必爭地,每個雲端資料中心的組成,正是伺服器、儲存設備、網路裝置的集成,更為台廠在全球產業價值鏈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雲端資料中心龍頭Google投資台灣,有關資料運算的核心技術(基礎架構軟體與平台軟體)並不會技轉給台灣,但Google為減碳而投資替代能源的商機,是相關產業關注焦點。

資料中心管理是觀察重點

是否會帶領其他雲端資料中心大廠,如Facebook、Amazon進駐台灣,除了深化雲端資料中心「機房管理」Domain Know-how,是產業觀察另ㄧ重點。

這些國際大廠若來台設置雲端資料中心,是對台灣投資環境正面的肯定,但也希望搭配高附加價值之應用服務與對台灣研發能量之提昇,如:引進雲端運算關鍵新技術、新應用與頂尖研發人才,方能深化台灣整體產業效益,帶動我國為全球雲端運算服務重鎮。

目前我國伺服器ODM相關業者,已將研發資源集中投入於伺服器的節能、模組化與精簡集中等3大重點。

「伺服器與雲端資料中心」這類以製造為基礎的台廠,除將重兵集結於(Container Data Center)「貨櫃式資料中心」的先期開發,軟硬整合的應用裝置也是相關產品的另一重點。

這種不同於以往由硬體大廠開規格、訂標準的製造方式,而是依企業客戶整體軟體架構的需求來設計Appliance,預期將成為2014年「類雲端運算硬體裝置」市場的一個主流。

雲端資料中心的興建不斷在全球各地出現,顯示雲端服務大廠對於企業用戶或一般用戶導入雲端服務的發展趨勢抱持樂觀態度。

對於以銷售硬體裝置為主的台廠,關鍵在於了解雲端服務市場成長動力來源,選擇有興建雲端資料中心需求的服務廠商並提供支援,才能夠掌握商機。

台灣飛上雲端的挑戰

虛擬化技術及雲端運算,就像是產業升級至下一個階段須面對的2個試煉,無論是伺服器品牌大廠,或是伺服器代工設計的業者,除了提升製造核心能耐與軟硬整合能力,提供更多加值服務的解決方案,包括提供儲存、軟體及服務的整體伺服器搭售模式,才能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突圍勝出,迎接產業再造的新契機。

觀察雲端運算結合數位生活的來臨,意味居家工作、教育學習、影音娛樂、保全控制與醫療照護等整合應用,都將突破時空環境的限制,隨身服務更是唾手可得。

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如何藉由在硬體設備的自主製造優勢與平價供應能力,進一步搭配「硬體、軟體、內容、服務」之創新模式,也將成為台灣ICT產業升級轉型的下一波重點。

從產業趨勢看,未來雲端硬體的需求將逐漸減弱,廠商應該要提供軟硬體整合的全套解決方案,往高附加價值發展並延伸系統服務,朝向以整廠輸出邁進,才能具有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在應用方面「圖資雲」、「警政雲」、「醫療雲」、「教育雲」、「交通雲」等是具有軟硬整合、技術服務核心能量業者可積極投入的市場商機。

硬體裝置終將走向微利化,建議台廠應提高附加價值,卡位軟體服務業。台灣需建立核心競爭力,如硬體裝置的自製率。目前產業朝雲端邁進,裝置朝不同形式發展,過去筆電產業核心的處理器跟硬碟都非台灣掌握,在雲端世代,精簡裝置的零組件或瀏覽器,台廠是否能掌握滲透率值得深思。

過去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的成功,主要靠量的提升,亦即透過規模經濟轉化的績效比擴大市佔率,未來是否能藉由雲端運算,轉變以質的帶動來促使產業轉型,亦即從量大到偉大,是台灣資訊產業面對此一雲端起飛階段需要努力的目標。

「雲端運算」雖非全新技術,卻重新塑造資訊產業價值鏈樣貌,開啟以軟體及服務為主的競爭時代,對產業與國家產生重大衝擊,資訊軟硬體產業亟待朝高附加價值的軟體及服務轉型升級;政府與企業(服務業與傳統產業)也須從雲端運算應用,提升經營效率。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轉貼來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31000383-2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