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
 
 
 
 
 
分類選單
TTIA10周年專刊電子書

TTIA 社群平台
電子報/友會
新訊公告
瀏覽人次統計
當日人次:61136
累計人次:49500204

《轉貼文章》 (CHINA) 青島構建能源“物聯網” 助力生態西海岸建設

2013年07月17日 13:09
來源:大眾日報

7月初,中德生態園泛能網項目論證會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領銜18位國內能源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參與,對泛能網項目的可行性、穩定性以及經濟性進行了論證,中德生態園泛能網建設正式提上日程。

□ 本報記者 張忠德  本報通訊員 趙 冉

構建能源“物聯網”

作為中德兩國經濟合作園區,中德生態園始終將園區建設標準瞄準生態化,在其40項的指標體系內,生態指標幾乎佔了“半壁江山”。在這其中,“泛能網”更是其“生態化”的最好例證。

7月初召開的中德生態園泛能網項目論證會上,有專家指出,“泛能網”是以清潔的天然氣為主,以風、光、地源熱、水源熱等可再生能源為輔,融合智慧化控制和雲計算技術形成的多種能源互補利用、供需互動的區域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簡而言之,“泛能網”就是能源的“物聯網”。

中德生態園泛能網的總控中心就在一個2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內,通過幾塊不同的顯示屏,就可以控制園區內的能源交易、使用、調配等各種活動,其基礎的技術支撐就是雲計算技術。

“依託雲技術,泛能網可以實現園區自然資源、可再生能源及周邊餘熱資源的綜合利用,系統運行效率更高。通過氣、電、熱等能源的梯級利用和智慧協同,呈現出能源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的園區能源利用新模式。”中德生態園規劃建設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這種新模式建成後,不僅能使清潔能源利用率達到8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過15%,而且還能實現90%的能源網路智慧化監測,綜合節能率達到50.7%以上,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5萬噸,碳減排率達到64.6%,園區萬元GDP能耗更可降低至0.23tce(標準當量煤)/萬元,達到發達國家水準。

“1拖N”實現供需互動

泛能網的作用不只在於節能降耗,集約化調配能源才是其真正的意義所在。園區管委會主任助理朱亞軍告訴記者:“在泛能網建設中,中德生態園將建設1個大型的區域泛能站和分別佈局于住宅區、商業區、產業區的6個子泛能站,每個子泛能站都首先就近供應所在板塊的用能需求,不足和富餘部分在網路內隨機調度。”

“白天居民區的泛能站可將富餘的能源輸送給商業區泛能站,夜間商業區將富餘能源輸送給居民區泛能站。”園區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了泛能站的用途,“即使在能量需求小的情況下,用不了的能源也不會浪費,因為泛能站也可將用不了的能源通過儲能裝置儲備起來,在用能需求量大時,將儲備的能源輸送出去。如果出現不能正常供電的情況,泛能網還能智慧化取捨,優先將能源注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甚至用戶個人也可以對能源進行網內的交易,在總控中心,記者看到一個顯示屏內專門顯示每個用戶的用能情況。工作人員介紹,比如住宅用戶白天用能較少,用戶可以自行設定供能時間,將多出來的能源在泛能網內進行交易,既減少了支出,又實現了節能。

通過這種“1拖N”的集成模式,將園區的燃氣多聯供系統、光伏、光熱、風能、生物沼氣、地源熱、淡水源熱能、工業餘能等新型能源進行綜合集成和高效利用,解決園區80%以上的能源需求。

開創生態城市新模式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系統化、完整化、理論化地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任務,作為實現美麗中國最基本、最關鍵的單元,“城市”成為展現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主體。

炭能、核能、風能、太陽能被稱為四大能源,在能源創新理念的指引下,人們還在不遺餘力地去探索“第五能源”。然而,“泛能網”卻另辟蹊徑,它的探索方向是實現現有系統能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也為生態城市的建設提供了一種新模式。

“其實中德生態園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個‘小城市’,生態性將是其最顯著的特徵。基於泛能網,中德生態園將開創城市集中式與分佈式能源供應相結合、傳統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迴圈利用、能源結構優化與產業結構優化相互促進的新模式,打造全國第一個綜合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可自我進化和複製的泛能網示範園區。”朱亞軍說。


轉貼來源: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sd.ifeng.com/news/fengguanqilu/detail_2013_07/17/1004100_0.shtml